# 体制教育的长处和短处

# 一场比赛

2012 年, 丹麦国家电视台的摄制组来到中国哈尔滨, 对"哈尔滨六十九中学"初三 13 班进行跟踪拍摄, 与丹麦奥胡斯市 Holme Skole 中学 9 年级 ( 类似中国初三 )Z 班的学生进行比赛, 测试两国学生在数学、英语、阅读、创新、团队合作 5 个方面的能力水平, 并由此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丹麦 9 年 Z 班 vs 中国初三 13 班》.

记录片的丹麦片名是《9.z MOD KINA》. "9.z" 表示 9 年级 z 班, "MOD" 在丹麦语中表示"对手"的"对", "KINA" 是北欧国家对中国的称谓, 来源于"秦"的发音, 并不是贬义的"支那"

比赛流程和测试题目由丹麦教育专家设计, 最终成绩由丹麦和中国的老师共同打分.

那么, 你认为比赛的结果会如何呢?

图片

图片

# 比赛结果

结果你可能没想到:

中国孩子在"英语"方面落后于丹麦学生, 但是在其余科目上都获胜:

  • 在"阅读"方面以微弱优势获胜;
  • 在"数学"、"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上大比分胜出丹麦孩子!

中国孩子在"数学"方面的胜出, 以及"英语"方面的落败, 都在我们意料之中.

中国孩子在"阅读"测试上只是获得微弱优势, 而且在测试中, 有一些丹麦学生的阅读能力比最好的中国学生还要好. 所以, 这并不足以说明中国教育在阅读教育上的优势.

不过, 根据在丹麦工作的朋友观察, 丹麦这个国家本身就非常注重阅读, 经常能够看到火车上家长带着小孩阅读, 所以说, 阅读本就是丹麦学生的强项. 再考虑到, 这次阅读测试是丹麦教育专家出的题目. 应该说, 中国孩子在阅读方面表现得相当不错!

最让人意外的还是, 中国孩子在"创新"和"团队合作"上大比分胜出, 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包括丹麦人.

因为很多丹麦人和我们想的一样, 认为中国推行的应试教育虽然在灌输知识方面很高效, 但是会扼杀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而丹麦实施的素质教育在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上会优于应试教育.

但是在这次比赛中, 接受素质教育的丹麦孩子在"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表现, 竟然也输给了接受应试教育的中国孩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讨论原因之前, 让我们先看看现下中国教育的特点和历史渊源.

# 中式教育的特点和历史渊源

今天的中国教育是什么样子呢?

  1. 中国教育有统一的、明确的教学大纲. 该大纲将各个学科细分成循序渐进的知识点, 而老师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保证学生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点;
  2. 为了检验老师的工作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计了严格的、定期的考核体系, 比如月考、期中考、期末考, 以及高考;
  3. 为了高效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任务, 也为了方便学校和老师, 学校对学生施行准军事化管理. "服从"被标榜为"品行端正";
  4. 在这套教育体系中, 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是"高效"和"不出错". "反应快又不出错"被标榜为"聪明"和"能力强";

中国教育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让我们追根溯源, 探查中国教育起源.

我们国家的教育脱胎于苏联教育模式.

图片

那么苏联教育又是起源于哪里呢?

苏联教育起源于普鲁士教育( 你可以把普鲁士大致理解为现在的德国). 现代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以及作为基础教育的 K12 体系, 都是普鲁士人发明设计的, 它的特点就是"强调分工、纪律以及统一管理", 把学生严格按照年龄和学期区分之后, 组织起来参加统一学习.

同时期的法国政治家米拉波 (Honoré Gabriel Riqueti) 是这样描述普鲁士的:

其他国家是一个国家拥有一支军队, 普鲁士是一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大家应该能够从这句话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军事化气息.

这种教育体制为当时的普鲁士培养了高效率的军队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之后的德国继承了这种教育, 在工业化革命开启后, 因为产业的效率需求以及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 德国强化了这种教育体制, 为工业化时期的德国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工业人才, 成为德国科技发展、经济腾飞的基石.

之后, 苏联人学习了这种经验, 并且, 因为战后急需大量人才, 还进一步强化了"分科教育", 以提高人才的"生产"速度.

再之后, 中国人从苏联那里借鉴了这种教育模式. 以工业化为主要目标, 将原先的综合性大学进行拆分, 进行院系调整, 组建了大量的专业学院, 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出炉"速度. 同样地, 这种教育模式也为当时的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帮助我们这个体量庞大的落后农业国, 以较低的成本, 在较短时间内, 把大量人口训练成合格能用的产业工人.

尽管之后的中国教育历经多次改革, 但是并没有脱离"分工、纪律、统一管理"的设计思路, 其目标也一直是"高效地培养产业工人".

这里说的"产业工人"并不是指学生毕业后真得去当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 而是说中国处在工业化的阶段, 社会的主要资源都是围绕工业化这个核心来配置, 而作为人力资源的学生, 是被当作工业化的螺丝钉来培养.

理清了历史渊源, 我们也就能够理解, 为什么刚才说的中国教育的 4 个特征那么像流水线的工人:

  1. 流水线工人的工作任务也是单一的、明确的、不容易出错也不允许出错的;
  2. 流水线工人的工作成绩也有严格的、分时段的考核体系来评判;
  3. 为了确保工人高效率地投入工作, 类似富士康这样的工厂采用准军事化的手段来管理工人;
  4. 最后, 对流水线工人的衡量标准, 就是"高效完成工作"和"不要出错", 给予的奖励是"计件工资".

所以说, 现在的中国教育, 它更准确的、更形象的名字应该是"流水线教育".

# 3 种教育模式

人类历史上除了"流水线教育 (Assembly Line)"之外, 还有两种教育形式, 分别是:

  • 师徒制教育 (Apprenticeship System)
  • 自由博雅教育 (Liberal Arts Education)

"师徒制教育 (Apprenticeship System)" 很好理解, 就是师傅带徒弟, 面提口授.

图片

"自由博雅教育 (Liberal Arts Education)", 又叫"通才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 起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自由技艺 (Liberal Arts)".

雅典学院

很多人推崇的"素质教育", 就是根源于这种"自由博雅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不仅在高中之前实施, 在大学阶段也淡化专业. 无论学生最初选择什么专业, 只要有条件有兴趣, 都可以转入其他专业进行学习.

# 中式教育为何能够取胜?

在 3 种教育模式中, 最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的是哪一种呢?

毫无疑问, 当然是"流水线教育". 因为它围绕"效率", 强调"纪律"和"分工协作".

"师徒制"更注重"独立"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过程.

"自由博雅教育"虽然也强调社会责任和团体意识, 但更推崇自由独立的意志. 记录片中, 丹麦的孩子们各持己见, 无法统一, 正说明他们把自由意志放在团队意识之上!

正所谓"高效诚可贵, 博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在 3 种教育模式中, 最能提高"创造能力"的是哪一种呢?

我之前以为是"自由博雅教育", 但是记录片冲击了这个观点. 我在仔细思考之后, 发现并无法简单论断哪种教育更好.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 什么是"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新思想, 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而创造并不是凭空得来, 本质是把旧有的知识重新组合重新连接, 形成新的知识, 由旧到新, 通过已知到达未知.

比如说汽车, 如李书福先生所言, 就是"四个轮子, 一个动力总承, 一个车身, 一个方向盘, 几个沙发". 当然, 还需要理解汽缸怎么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理解活塞怎么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理解活塞和齿轮这些机械传动装置怎么让轮子转起来.

如果没有这些已知的知识和事物, 创造新知识新事物就像空中楼阁一样, 无法实现.

"自由博雅教育"的确更能够获得广阔的视野, 激发灵光一现的天才想法. 但是丹麦孩子们学习欲望太弱, 课堂纪律太松散, 他们掌握的已有知识太少了, 想要创造新想法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流水线教育"呢, 严格的纪律和高强度的学习, 让中国孩子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 所以他们能够熟练地将这些知识进行拆解, 重新组合.

大家有没有玩过一种"弹球机", 拉一下弹簧推杆后, 推杆把小球击打出去, 之后小球会在橡胶弹柱之间弹来弹去.

"创造"的过程就像弹球机, 我们的思绪在大脑的各个信息之间碰撞连接, 然后在这些碰撞中发现新的想法.

上图 A: 大家通常理解的"应试教育"下的孩子, 尽管课本内的知识非常熟练, 但是知识面和视野比较狭窄, 而且知识之间比较割裂, 所以很难触及未知的知识.

上图 B: 大家通常理解的"素质教育"下的孩子, 他的知识和视野更加全面, 而且知识之间融汇贯通, 所以可以创造新的想法.

上图 C: 实际"流水线教育"下的中国孩子, 知识填充非常高效, 在脑袋里塞满了知识. 尽管区域和区域之间的联系比较少, 但是通过高强度的练习使区域内的知识联系非常紧密, 所以也能够创造新的想法.

上图 D: 实际"自由博雅教育"下的丹麦孩子, 尽管他们的知识可以大跨度地融合, 但是由于过于宽松的环境, 以及淡薄的学习欲望, 他们脑中掌握的知识过于稀少, 以至于不能有效地发现新的想法.

所以说, 中国当前的基础教育, 和我们之前想的不一样, 它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是不错的.

当然, 中式教育并非完美, 它还有一些严重的缺陷.

# 中式教育的缺陷

# 扼杀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需要注意的是, 这次比赛仅仅只是初中阶段的比赛, 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大到孩子的一生以及整个国家层面.

丹麦的孩子在 9 年义务教育之后, 有 3 个去向:

  1. 文科中学: 进入为期 3 年的"文科中学", 它的目的是升大学或者参加"高级预备考试";
  2. 职业训练: 进行学徒训练或者 3~4 年的基本职业训练;
  3. 就业: 进行在职训练;

丹麦九年义务教育之前的数学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可是如果选择文科中学( 高中 ), 突然就上了几个台阶, 连微积分都有了. 根据在丹麦工作的朋友思考: 或许可以这么理解, 他们从高中开始, 才为有科学兴趣的人准备相关课程. 这种课程设置似乎很难让中国家长接受, 但是要知道, 迄今为止, 丹麦已经获得 13 个诺贝尔奖, 其中 10 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 这侧面说明, 这种课程安排并不存在大问题.

而走向"学徒训练"和"就业训练"的其他丹麦孩子呢? 尽管数理化成绩可能很差, 但是这最多让他们无法从事科学技术方面的工作, 但并不妨碍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去获得富足的、有尊严的生活.

要知道, 这个世界不光需要工程师和科学家, 还需要行行色色的人才.

而且, 联合国发布的"全球幸福指数(World Happiness Report)"中, 丹麦常年居于全球前三!

我们这些为人父母, 经历过中国教育流水线的洗礼, 应该都很清楚这个教育体制的灾难性后果就是, 大多数人厌学、缺乏热情, 而且这种热情的缺乏, 持续影响一辈子.

  • 流水线是冰冷的. 它不会照顾我们的情绪、不会响应我们的需求, 不会引导我们发现自己的独特性、不会启发我们探索生活的意义. 它在乎的, 只是灌输知识的效率是否高效;
  • 流水线是死板的. 知识的灌输是单向的、被动的, 灌输的知识是无比正确但缺乏生气的. 学生被引入一座座宏伟的知识殿堂, 庄严精致, 却缺少生气和活力. 很少有人带我们看看当初为建造殿堂打下的粗糙地基、搭建的丑陋脚手架, 更不用说回顾那推倒重建的返工过程、一窥那数易其稿的设计图纸;
  • 流水线上的孩子是茫然的. 他们被告知学习就是为了一张好的文凭和一份好的工作, 但是这种遥远的、割裂的联系无法让他们产生共鸣和意义感, 无法真切感觉到学习和自己、和他人、和未来、和更大世界之间的联系;

这场和丹麦孩子的比赛证明"流水线教育"没有扼杀创造力, 但我们都很清楚, "流水线教育"扼杀了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英国 BBC 电视台拍摄过一部记录片, 叫《中国老师来了》(在线观看地址 (opens new window)). 讲述的是 5 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中学, 对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中式教育"的教育实验. 里面有个细节让人深思, 一位好学的英国优等生, 在中式教育期间变得厌学, 甚至故意不学! 中式教育把她的热情碾碎了!

# 无法应对高速变化的社会

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饰演一位在流水线上拧螺丝的工人, 日复一日的工作让他看什么都是螺丝, 看见别人衣服上的扣子, 他也拧过去. 这就是流水线的缺点: 当你离开那个为你安排好一切的位置, 你就无法适从了.

在我们的教育制度里, 老师和家长最爱说的一句话是, "学生( 唯一 )的任务就是学习". 除了学习, 就不需要同这个世界其余的领域打交道 -- 跟人沟通的能力、出行探索的能力、洗衣做饭的能力、理解经济的能力、赚钱理财的能力, 似乎这些都跟学生的任务无关.

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 如果他的角色是被固定好的, 目标和方法也都是确定的, 他们就能够胜任. 但是如果社会给出的目标是不确定的, 实现目标的方法需要跨学科跨专业, 他们就会无所适从.

那当今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呢? 当今社会恰恰处于剧烈变动的时代, 2000 年处于巅峰的诺基亚, 在 2013 年黯然卖给微软. 苹果公司在 2008 年 7 月推出 AppStore, 2009 年大卖的"疯狂的小鸟游戏"引发 App 开发的浪潮, 但是市场在 2015 年就迅速饱和了. 假设我们的孩子在 2010 年立志从事 App 开发, 4 年大学毕业后, 仅仅工作 1 年, 市场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父辈们一直劝我们这代人当公务员, 或者进入国企. 因为他们也是教育流水线生产出来的, 他们面对这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也感到迷茫. 出于保护我们的目的, 他们当然希望为我们谋划一份稳定的、没有变化的工作.

# 结论

这个记录片, 仅仅是一场孤立的比赛, 并不能展现中国教育和丹麦教育的全貌. 不过, 这部记录片冲击了我们长期以来对"中式教育"的刻板印象, 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中式教育"优秀的一面.

中国的教育模式, 本质上是"流水线教育", 它的缺点, 不是让走出来的学生, 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是让他们丧失了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而且难以应对高速变化的环境.

我们需要学习丹麦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正视本国教育的优点和缺陷, 以开放的心态, 取长补短, 去规划我们孩子的教育.

作为普通人, 我们无法改变学校内的教育, 孩子也需要在体制教育内获得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进入大学的敲门砖, 我们能做的是在课堂之外 -- 营造条件, 让孩子思考、创造、探索、试错, 发现知识的意义和作用, 去寻找一生热情和兴趣所在.

以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共勉: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